拉萨

招商网

拉萨招商网  >  拉萨招商动态  >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之藏族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之藏族

| 招商动态 |2017-02-02

藏族的由来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蕃”(音bō),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蕃巴”,“蕃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堆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四川甘孜、云南迪庆、 青海玉树 西藏昌都地区),“安多”(青海(除玉树地区外)、甘肃甘南、四川阿坝)。

藏医药学是中国医学的独特组成部分。藏药讲求炮制技术,尤对兽医有独到之处。医药学著作主要有《医方四续》。算学可以预测日、月蚀及地方气象。

藏族 - 民族起源

藏族自称“博”,并因地区的不同,有不同的称谓。西藏东部和四川西部称为“康巴”,西藏北部及四川西部、甘南、青海称为“安多娃”,统称“博巴”。“巴”、“娃”,藏语意为“人”。

藏族的先民很早就活动在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地区。

藏族的舞蹈

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歌舞曲的唱词内容广泛,如歌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赞美妇女的容貌服饰,思念亲人,祝福相会,祝颂吉祥如意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从50年代起,群众又编唱了许多反映新生活的歌词。

果谐:一种古老的歌舞形式,意为圆圈歌舞,流传广泛,萨迦地区称“索”,工布地区称“波”或“波强”,藏北牧区、康地区、安多地区称“卓”或“果卓”(俗称锅庄)。果谐多在节日喜庆、劳动之余和宗教仪式上演唱,参加者相互拉手扶肩,边唱边舞,不用乐器伴奏。西藏地区果谐的音乐朴素、热情,结构简练,多 数乐曲以五声调式为基础,个别乐曲为六声、七声音阶;常用宫、羽、徵调式。康地区流传的卓,有的在慢歌段前加散板领唱,扩大成三部结构;慢歌段中多运用三连音、五连音、切分音、附点音及装饰音,音乐浑厚深沉,快歌段旋律简练,节奏鲜明,音乐矫健而富于动力。四川的嘉戎藏族地区流行的锅庄,分大锅庄、小锅庄两种,常用七声羽、角调式。除自然音外,旋律中常出现变奏或清羽音,音乐风格独特。

堆谐:为西藏西部地方的歌舞。堆是高地的意思,指雅鲁藏布江流域由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堆谐在拉萨地区极为盛行,最初只用札木聂伴奏,后发展为小型乐队伴奏。堆谐的结构由前奏、慢歌段、间奏、快歌段、结尾组成,慢歌段音乐优美开朗,快歌段采用紧拉慢唱的手法,使音乐欢快紧凑。堆谐的前奏、间奏与结尾的曲调基本固定,但慢、快歌段的旋律各不相同。多用宫调式,亦有羽、商调式,曲中常出现宫、羽调式交替,结尾处由主调向下属调转调成为堆谐特有的终止式。

弦子:藏语称“页”、“伊”或“康谐”,流行于康、卫藏地区。由于歌舞时男子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队前领舞伴奏,故称弦子。弦子发源于四川巴塘,巴塘弦子以曲调优美,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弦子的音乐极富歌唱性,结构简练,多为羽调式,徵、商调式次之,乐曲中常出现调式交替。歌曲以6个音节为一句,以4句为一首;多数曲调可自由填唱新词。

囊玛:主要流行在拉萨地区。囊玛的音乐基本上由中速的引子、慢板的歌曲及快板的舞曲3部分组成。歌曲部分的音乐典雅优美,演唱时伴以简单舞蹈动作;舞曲部分热情活泼,舞蹈轻快舒展,表演者只舞不唱。引子的曲调基本固定;舞蹈部分各曲大同小异,多数为商调式,个别乐曲结束于羽、宫调式;歌曲部分的曲调各不相同,有些歌曲中有近关系转调;伴奏形式与堆谐相同。

谐钦:流传于西藏拉萨、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区的古老仪式歌舞形式,多在隆重节日或仪式时演唱。谐钦一般由带有标题的歌舞曲多首组成,首尾乐曲分别称为“谐果”(引子)及“扎西”(吉祥),每首歌舞曲由慢板及快板,或由慢板、中板、快板组成,音乐古朴热情。歌词内容有人类起源、历史传说、赞颂祝福等。

热巴谐:流行于康巴地区的流浪艺人表演的歌舞。包括鼓铃舞、杂耍、歌舞剧、木棒舞、鹿舞、刀舞、热巴弦子等多种表演形式。热巴弦子音乐与民间流行的弦子相同,鼓铃舞音乐包括散板的男声领唱及慢板齐唱,音乐热情优美,富于魅力。此外,还有流行于西藏地区的卓谐(鼓舞),流行于云南中甸地区的雄冲、卓见,流行于甘南地区的多底舞、嘎巴舞等。

藏族的文化

藏族主要分布在辽阔的青藏高原,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自治州、藏族自治县。藏族信喇嘛教,喇嘛教对藏族的文化和风俗有深远的影响。在饮食上.藏族人忌食奇蹄五爪类、禽兽类,如马、驴、骡、鸡、鸭、鹅等。大部分地区的藏族也不食海味及鱼类。藏族可以食用的是偶蹄动物的肉,如牧养的牛、羊、野生的鹿等,蹄都是双瓣的,即偶蹄,其肉才是可以食用的。

藏族牧民的饮食多为一日四餐,早7点第一餐。多食糌粑,喝酥油茶,10点吃第二餐,午后2点食第三餐,亦称午餐,以食用肉食为主.晚8点吃第四餐,食品以粥为主。总体上牧民们以牛、羊肉和奶茶为主要食物,奶制品有酥油、酸奶、奶酪等。农区藏民的饮食以粮为主,蔬菜为副。糌粑是藏族的日常食品,它是由青稞或豌豆经炒熟磨粉而成,再经数道加工调配工序制成粑食。粑食营养丰富,香酥甘美,不仅藏族终生食用,居住在藏区的其他民族也喜欢。

藏族日常生活不能没有茶,酥油茶是藏族人时刻不可缺少的饮料佳品。青稞酒是藏民过节必备的饮料。习惯上,青稞酒多指青稞啤酒,此酒黄绿清淡、酒香甘酸。在西藏,除僧人依教规忌酒外,藏族男女老幼几乎都喝青稞酒。

西藏民间工艺品

西藏民间工艺品种类繁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独道的工艺特色,在世界颇负盛名。

地毯 织法独特,色泽鲜艳,构图古朴吉祥,民族风格浓郁;毯面细腻柔软,工艺精湛,美观大方,极具欣赏和收藏价值;洗涤不掉毛褪色,经久耐用。尤其以江孜地毯最为著名。

藏被 已有千年的历史,发源于羊卓雍湖西面的浪卡子县。藏被传统产品有爱尼、爱松、爱西和足介四种。藏被具有细腻、柔软、密度紧、质地厚等特性。

藏毯 用牦牛毛绒织成的属上品,用绵羊细毛线织成的属中品,用一般羊毛线和牦牛毛线混织或用纯羊毛线织成的属下品。藏毯经久耐用,保暖防潮,携带方便,广大僧俗群众特别是农牧民都将它作为被褥使用。

氆氇 也叫藏毛昵。以山南扎囊、后藏江孜、藏东芒康等地所产最为有名。氆氇细密平整,质软光滑,是加工藏装、藏靴、金花帽的主要原料。

围裙 主要产于山南、日喀则和拉萨等地,是藏族妇女最喜爱的装饰,藏语称“邦典”。贡嘎县的围裙生产据传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素称“围裙之乡”,产量和质量居全藏之冠。

毛织口袋 是藏、回、门巴、珞巴族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有多摆(小挎包)、扎布杰(小口袋)、肯德(褡裢)等几种,一般用绵羊毛织成,呈红、蓝、绿各种花纹,小巧美观,外出时盛食品,用具等。

帐篷 是牧民的住宿用具。帐篷分为三种:牦牛毛帐篷,结实,不漏雨,是牧民的必需品;帆布帐篷,顶部绘以花卉、花纹、人物、禽兽、吉祥图案和雍仲等,外出劳动用;平布小帐篷,是逛林卡或过民俗节日时的用品。

藏腰刀 有装饰、防身、生产、生活等用途。拉萨、拉孜、当雄、易贡等地的腰刀最为著名。一般是在铜质的刀鞘上镂刻龙、凤、虎、狮等图案,有的还点缀着宝石、玛瑙等装饰品,玲珑剔透、精巧细致。拉孜藏刀,刀口锋利,样式美观大方,坚固耐用,多年来畅销国内外。

木碗 是以桐、桦等树根和枝干上的巨瘤以及葡萄、杜鹃花等的根瘤加工而成,品种样式繁多,质地结实,不易破裂。门巴族地区有木碗之乡的美誉。木碗的优点是方便耐用,光滑美观,便于携带。

藏鞋 牛皮做底,鞋帮用各色丝线或各色皮革、氆氇、金丝缎制成。藏鞋大致分为三种,即“松巴鞋”、“嘎洛鞋”和“多札鞋”。“松巴鞋”以花纹美丽而著称;“嘎洛鞋”美观、结实;“多札鞋”产于昌都。做鞋的手工业者多集中在拉萨、日喀则、昌都、泽当等地。

民族帽 种类很多,其中以“次仁金克”民族帽(也叫藏式金花帽或宝顶帽)最为有名。制作精细,式样和颜色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帽沿四周一般用水獭或兔毛围制,帽上用金丝缎带或银丝缎带做装饰,金光闪闪,鲜艳夺目。戴帽颇有讲究,妇女戴时要把前后两个大帽沿折叠入帽内,只留左右两个小帽沿。男子戴时,帽子稍斜一点,青壮年一般把后面帽沿折入帽内,老人们一般把四个帽沿都放在外面。

金银器 金银器制作是藏族民族手工业中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一种传统工艺。其主要工具是榔头和刻刀,另外还有火炉、风箱等。工序有两道,先把金银放在木炭火上烤热,再用榔头千锤百打,做成半成品。然后在半成品上精雕细刻,制出成品。镯子、项链、发饰、刀销、酒杯等金银器上多雕刻有各种精美图案。

西藏的壁画艺术

西藏壁画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历代画师的不断实践

和锤炼,学习吸收国外绘画的长处,融汇贯通,使其具有独特的民族

风格,五彩纷呈的艺术形式,丰富广泛的表现内容。如有历史掌故、

人物传奇、民间传说、藏医图解、星算占卜、宗教神话等内容,是西

藏传统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也是世界绘画艺术宝库中的一

颗瑰宝。

西 藏 文 字

藏族有文字的历史已有1300多年,藏语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藏文创建于公元7世纪前期,吐蕃部落第33代赞普松干布赞掌权以来,派大臣吞米桑布扎一行到天竺学习梵文,根据吐蕃语言的特点,创造了30个声母和4个韵母的拼音文字。到了公元9世纪,藏王热巴布登位后,对藏文拼音进行简化,丰富词汇,改进文法,编制字典,撰写藏史,使藏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

西 藏 吉 祥 八 宝

八宝吉祥,藏语称“扎西达杰”,是藏族绘画里最常见而又赋予深刻内涵的一种组合式绘画精品。大多数以壁画的形式出现,也有少量雕刻和塑造的立体形,这八种吉祥物的标志与佛陀或佛法息息相关。

胜利幢 为古印度时的一种军旗。佛教用幢寓意烦恼孽根得以解脱,觉悟得正果。藏传更用其比喻十一种烦恼对治力,即戒、定、慧、解脱、大悲、空无相无愿、方便、无我、悟缘起、离偏见、受佛之加持得自心自情清净。

宝瓶 藏传佛教寺院中的瓶内装净水(甘露)和宝石,瓶中插有孔雀翎或如意树。即象征着吉祥、清净和财运,又象征着俱宝无漏、福智园满、永生不死。

宝伞 古印度时,贵族、皇室成员出行时,以伞蔽阳,后演化为仪仗器具,寓意为至上权威。佛教以伞象征遮蔽魔障,守护佛法。藏传佛教亦认为,宝伞象征着佛陀教诲的权威。

吉祥结 吉祥结较为原初的意义象征爱情和献身。按佛教的解释,吉祥结还象征着如若跟随佛陀,就有能力从生存的海洋中打捞起智慧珍珠和觉悟珍宝。

金轮 古印度时,轮是一种杀伤力强大的武器。后为佛教借用,象征佛法象轮子一样旋转不停,永不停息。

金鱼 鱼行水中,畅通无碍。佛教以其喻示超越世间、自由豁达得解脱的修行者。藏传佛教中,常以雌雄一对金鱼象征解脱的境地,又象征着复苏、永生、再生等意。

宝瓶 藏传佛教寺院中的瓶内装净水(甘露)和宝石,瓶中插有孔雀翎或如意树。即象征着吉祥、清净和财运,又象征着俱宝无漏、福智园满、永生不死。

白海螺 佛经载,释迦牟尼说法时声震四方,如海螺之音。故今法会之际常吹鸣海螺。在西藏,以右旋白海螺最受尊崇,被视为名声远扬三千世界之象征,也即象征着达摩回荡不息的声音。

西藏的岩画艺术

岩画是指在岩穴,石崖壁面及独立岩石上的彩画、线刻、浮雕等的总称。西藏岩画比比皆是,所反映的题材内容广泛而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

1、日土岩画

位于阿里地区日土县境内,共有岩画百余幅,内容包括有狩猎,战争格斗,宗教祭祀,部落迁移,舞蹈场面等。制作方法有敲琢法,凿刻法,磨制法,涂绘等,涂绘使用的是矿物颜料,多为红色。日土岩画的特征是构图简洁、随意,技法拙朴。

2、药王山岩画

位于拉萨市药王山南侧岩壁上,为现代人凿刻而成,内容展现的全部是宗教人物,各种佛、菩萨、保护神。

3、扎西半岛洞穴岩画

位于那曲地区当雄县纳木湖东岸,岩画分布在扎西岛东边的8个天然岩洞及4处崖壁。大多数的岩画采用红色颜料绘制,少数则用黑色的颜料,其内容有耗牛、鹿、人、树、鸟、太阳、塔等。表现题材为狩猎、舞蹈、征战等。作画方法为全体涂绘和粗线勾勒。扎西半岛洞穴岩画的年代被认定为在史前时期到吐蕃时期之间。

六字真言的解释

六 字 真 言

在西藏,藏胞们认为勤于念经是修行悟道的最重要条件。因此,不仅老年人把希望寄托在念经上,就是中年人、青年人也勤于念经。他们坐着的时候不停地念经,走路的时候不停地念经,甚至骑马疾驰的时候也在念经。可以说,除了张口说话、饮食及睡眠外,其它时间他们都尽量念经。所念的经类很多,但念得最多的是那常念常新的著名的六字真言:、嘛、呢、叭、咪、。

这六字真言在西藏随处可见,充耳可闻,给雪域高原宗教造成神秘的色彩。那些虔诚的信徒一代又一代地吟诵,似乎这六个字蕴含着古往今来人类生活的一切。

那么,六字真言是什么意思呢?

六字真言:藏传佛教名词。据说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真言”。它包含佛部心、宝部心、莲花部心及金刚部心等内容。“”,表示佛部心,谓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认为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叭咪”,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法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瑕;“”,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的意思,即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渡人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

藏传佛教把这六字看作经典的根源,主张信徒要循环往复吟诵,才能积功德,功德圆满,方得解脱。据说,藏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六字真言意译为“啊!愿我功德圆满,与佛融合,阿门!”,还有的藏医学著作认为六字真言的诗意解释是:“好哇!莲花湖的珍宝!”

藏族的人口和分布地

全州国土面积23870平方公里,位于云南西北部。辖香格里拉县、德钦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州府驻地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全州有29个乡(镇)183个行政村(办事处)。

2007年末全州总人口37.45万人。这里居住着的藏、傈傈、纳西、白、彝、回、苗、怒、普米等25个民族,千人以上的民族有9个,藏族占总人数的33.81%。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面积15.26万平方公里。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全州辖康定、泸定、丹巴、九龙、雅江、道孚、炉霍、甘孜、新龙、德格、白玉、石渠、色达、理塘、巴塘、乡城、稻城、得荣18个县,325个乡(镇),2458个行政村。州府康定县。

截至2006年底,全州总人口93.05万人,其中藏族73.20万人,占78.7%;汉族16.57万人,占17.8%;彝族2.62万人,占2.8%;其它民族0.67万人,占0.7%。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幅员8.42万平方公里。位于四川省西北部,辖马尔康、金川、小金、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黑水等13县,224个乡镇,1351个行政村。州府马尔康县。

2007年末户籍总人口8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9万人、非农业人口18.5万人。总人口中,藏族占55%,羌族占18.7%,回族占3.3%,汉族占22.5%,其他民族占0.5%。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位于甘肃省西南部。现辖合作市及碌曲、玛曲、夏河、卓尼、迭部县、临潭县、舟曲县,7县1市108个乡(镇)。首府合作市。

全州有藏、汉、回、蒙、土、撒拉、保安、东乡等24个民族,总人口65.88万人,其中藏族31.89万人,占总人口的48.20%。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总面积26.7万平方公里,位于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现辖玉树、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6县,共10镇,35乡,257个村(牧)委会。首府玉树县。

总人口为28.31万,其中藏族人口26.98万,占总人口的95.3%。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面积是4.6万平方公里,在青海省东北部,位于著名青海湖之南。辖共和、贵德、贵南、同德、兴海5县和龙羊峡行委,共有41个乡镇。首府在共和县。

总人口是38.2万人,这里有藏族、汉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等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2%。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

总面积7.8万多平方公里,位于青海省的东南部。现辖玛沁、玛多、甘德、达日、班玛和久治6县,51个乡(镇),183个牧委会。首府是玛沁县。

总人口15.36万人(其中牧民人口11.94万人),藏族人口占90.95%。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总面积32.58万平方公里,青海省西部。全州现辖都兰、乌兰、天峻三县,格尔木、德令哈两市和茫崖、冷湖、大柴旦三个行政委员会,首府为德令哈市。

全州总人口32.26万人,其中, 非农业人口20.63万人。全州有汉、蒙古、藏、回、土、撒拉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7.91万人,占总人口的24.85%。其中蒙古族2.42万人,占7.5%,藏族3.67万人,占11.4%。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

面积3.47万平方千米。海北州位于省境东北部,北与甘肃省毗邻。海北州辖海晏县、祁连县、刚察县3个县、门源回族自治县。州人民政府驻海晏县西海镇。

全州总人口为27万人。有藏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23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7.83%。其中:藏族5.38万人,占总人口的21.31%;回族 7.11万人,占28.2%;蒙古族1.2万人,占4.7%;其他少数民族0.9万人,占3.56%。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

全州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位于省东南部。辖同仁县、尖扎县、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有28个乡和7个镇。州府所在地同仁县隆务镇。

总人口21.25万人,这里有藏族、蒙古族、汉族、保安族、撒拉族、回族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2.19%,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65.94%,蒙古族占总人口的13.51%,汉族占总人口的7.93%,回族占总人口的7.86 %,土族占总人口的4.6%,撒拉族占总人口的0.28%。

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

总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是西藏自治区的东大门。现有昌都、江达、贡觉、类乌齐、丁青、察雅、八宿、左贡、芒康、洛隆、边坝等11个县,州府昌都县。

居住着藏、汉、回、壮、纳西、珞巴、门巴、白族等21个民族,总计人口55万余人,其中藏族占98.26%。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

全区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西部。阿里地区行政公署驻噶尔县。截至2007年底,阿里地区辖7个县:噶尔县、普兰县、札达县、日土县、革吉县、改则县、措勤县,共有36个乡(镇),144个村(居)委会。州府噶尔县狮泉河镇。

全州人口8万,藏族人口占95%以上。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

全地区总面积42万多平方公里,位于西藏北部。全地区共辖那曲、安多、嘉黎、丁青、尼玛、聂荣、比如、申扎、索县、班戈、巴青 10个县、1个双湖特别行政区,114个乡镇,14个居委会,1283个村民委员会。首府那曲县。

总人口39万(其中藏族326920人占总人口的98.86%)。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

面积11.7万多平方公里。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下辖林芝、米林、工布江达、墨脱、波密、察隅、朗县7个县。首府八一镇。

总人口17.3万人。林芝区聚居着藏、汉、回、怒、门巴、珞巴、独龙、纳西等10多个民族及登人。除墨脱县外,其他6县的居民均以藏族为主。藏族人口有11万多,占全地区总人口的90%以上。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

总面积为7.97万平方公里。位于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山南地区辖12个县:乃东县、扎囊县、贡嘎县、桑日县、琼结县、曲松县、措美县、洛扎县、加查县、隆子县、错那县、浪卡子县。首府乃东。

总人口31.8万人,有藏、汉、门巴、珞巴等14个民族,其中藏族占96%。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

国土面积18.2平方公里,自治区西南部。辖日喀则地区辖1个县级市(日喀则市)、17个县(定结县、萨迦县、拉孜县、定日县、聂拉木县、吉隆县、仲巴县、萨嘎县、昂仁县、谢通门县、南木林县、仁布县、白朗县、江孜县、康玛县、岗巴县、亚东县)。全地区共有2个街道、27个镇、174个乡。首府日喀则市。

现有人口63万。藏族占人口总数的97%,此外还有汉、回、蒙古、土、满、苗、壮等15个民族,另有夏尔巴人1875人。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全市总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9平方公里。拉萨市辖7县(当雄、堆龙德庆、曲水、墨竹工卡、达孜、尼木和林周)1区(城关区)。首府拉萨。

全市总人口近55万,其中市区人口近27万(市区藏族人口不到三分之一),全市有藏、汉、回等31个民族,藏族人口占占拉萨城乡地区总人口的87%。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

全县幅员1.3万平方公里。辖3个工委、1个镇、28个乡、9个牧场、112个村、604个村民小组。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

全县居住着藏、彝、苗、汉、蒙古等17种民族。1999年末全县总人口122112人,少数民族人口94053人,占总人口的77.02%,其中藏族人口39025人,占31.96%,彝族人口33026人,占27.05%。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

面积7149平方公里。甘肃中部。全县为8镇11乡,即华藏寺、打柴沟、安远、石门、炭山岭、赛什斯、松山、哈溪等8个镇,东坪、赛拉隆、天堂、大红沟、毛藏、祁连、旦马、朵什、西大滩、抓喜秀龙、东大滩等11个乡。

2005年末,全县总人口53871户、21万人。有藏、汉、土、回、蒙古、满、东乡、裕固、维吾尔、苗、壮、保安、撒拉等2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82702人,少数民族总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38.84%。

青海省西宁市:

全市总面积7665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50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75平方公里。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个区,大通、湟中、湟源三个县。以及正在建设的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城南新区、海湖新区。首府西宁。

全市常住人口215.36万人,增长1.24%,其中, 城镇人口129.24万人, 乡村人口86.12万人。在常住人口中,市区人口107.17万人。内地移民人口达100万之多,有汉、回、藏、土、蒙古、撒拉等34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4。36万人,占总人口25.55%。

青海省海东地区:

总面积12801平方千米。位于省内的青海湖东部。辖湟源县、湟中县、平安县、乐都县及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8个县,150个乡镇,2,180个行政村。行政公署驻平安县平安镇。十四世达赖喇嘛是平安县人、十世班禅额尔德尼是循化人。

总人口人口147万人(2004年)。以汉族为主,还有回族、藏族、土族、撒拉族等。 少数民族人口不过半数。

另外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丽江地区;四川绵阳市的平武县、北川羌族自治县、雅安市的宝兴县、石棉县;甘肃陇南文县、武都以及祁连山区;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内蒙古阿拉善等都有世居藏族分布。但是人数较少,此处不再多说。找了很久的资料,就是想看看藏区到底是怎么样的。

藏族的服饰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重视“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藏族广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服饰多姿多彩、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做为佩饰,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

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锦缎、皮面、氆氇、素布等、藏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同品级,严格区分纹饰。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

藏族服饰

氆氇袍,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姿态优雅。帮典——即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是已婚妇女必备的装饰品,帮典颜色,或艳丽强烈,或素雅娴静。

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有金花帽、氆氇帽等一二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

头饰佩饰在藏装中占有重要位置,佩饰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饰品多与古代生息生产有关.讲究的还镶以金银珠宝、头饰的质地有铜、银、金质雕镂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宝。

藏族的风俗习惯

丧葬习俗

西藏人死后有六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只有圆寂的达赖喇嘛死后,在布达拉宫里把他的遗体修放在一座塔里,装饰这座塔就用去14万两黄金。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 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一般是不欢迎不被允许的人去观看的。因为这是藏族的秘密,应该保持尊重。在雅鲁藏布江南部少数藏族区域依然保留有树葬的习俗,将逝去的亲人包括成胎儿在母体中的形态悬挂于树干上。

美丽的西藏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族的葬礼,目前仍沿袭着传统的习俗。外界人不知“天葬”是怎么回事,觉得很神秘。其实,每个民族有自己特定的风俗,嫁娶婚丧,各自都有独特性。这其实是企图利用行政手段干涉民族风俗习惯的拙劣做法,结果必然是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人的心理起着很大作用,已经形成的观念是无法随着一纸公文得以改变的,更何况这是当地人民的精神寄托。尤其是信仰宗教的人认为,天葬寄托一种灵魂升上“天堂”的愿望。

藏族通行天葬(即鸟葬),僧人圆寂和某些在林区生活的百姓亦行火化,然而收获季节忌行火葬。此外,土葬和水葬除因条件限制,一般认为是不吉利的。妇女分娩要离开居室或到他处。

饮食习惯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喝酥油茶、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民族禁忌

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座,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口时,必须一饮而尽。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服饰特色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藏族广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服饰多姿多彩、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做为佩饰,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

藏袍

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锦缎、皮面、氆氇、素布等、藏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同品级,严格区分纹饰。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氆氇袍,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非常优美。

帮典

帮典——即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是已婚妇女必备的装饰品,帮典颜色,或艳丽强烈,或素雅娴静。

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有金花帽、氆氇帽等一二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

头饰佩饰在藏装中占有重要位置,佩饰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饰品多与古代生息生产有关.讲究的还镶以金银珠宝、头饰的质地有铜、银、金质雕镂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宝。

献哈达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民族礼仪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去藏区旅游除了了解藏族风俗习惯,还应该了解 藏族的传统节日增加旅途的趣味;藏族的传统节日有:藏历年、摆花节、送魔节、亮宝会、充曲、世轮金刚节、萨噶达瓦节、雪顿节、沐浴节、望果节、降神节、仙女节、燃灯节、驱鬼节。

藏族的传统节日

转山会

转山会是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采花节

采花节是舟曲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黄藏历元旦

藏族称新年为“洛萨”。藏历年古时曾以麦熟为岁首或麦收为岁首,是在夏秋季。据记载,公元前1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历法,它根据月亮的圆缺来推算日、月、年。公元7世纪,唐朝文成、金成两位公主先后入藏成婚结盟,带来内地的历法。此后,藏族古历法与汉历、印度历法相结合,到元代时形成了天干、地支、五行合为一体的独特的历法。大约十三世纪元代的萨迦王朝时定为藏历元月一日为新岁起始,沿袭至今。

藏族节日繁多,其中最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藏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一年最大的节庆。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准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成千上万的农牧民涌入拉萨城,购买各种年货。此时是拉萨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

藏民族过年是从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开始的。

藏历除夕是个十分忙碌的日子。

藏历初一,是在凌晨时分吉祥的“折嘎”说唱中迎来的。藏族人大年初一会来一个“抢水比赛”,每户要出一名青年人到河边、井口或自来水下“抢”头道水。据藏族传统,藏历初一谁抢到第一桶水,就是“金水”,第二桶水被称为“银水”,预示着吉祥、幸运,财源滚滚。当太阳升起时,盛装的人们按长幼次序已吃完几道节日食品。那时,邻居间就要挨户端琪玛、敬青稞酒,高诵沿传已久的“扎西德勒品松措”、“艾玛帕卓贡康桑”等表示吉祥、健康、幸福、和睦的祝辞。此后,全家会闭门欢聚。大年初一,许多信仰佛教的农牧民还到拉萨的大昭寺进行朝拜,祈求新年平安、健康。

到了大年初二,走亲访友活动使大街小巷热闹起来,也成了人们展示新年时装的时刻,到处都是“洛萨(新年)扎西德勒!”的祝福声。

大年初三的活动则以宗教、文体内容为主,转经路上、房顶上弥漫着浓浓的桑烟,年轻人在房顶和山顶上插五彩经幡,以祈福禳灾,而广大农牧区还将举行新马驮鞍仪式、赛马、拔河、投掷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藏历新年的欢庆活动将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

藏历农家新年

由于在藏历的元月,后藏(西藏主要的产粮区,指日喀则一带)农民就要开始春耕,所以后藏一带的藏族祖先很早以前就把每年的藏历12月1日定为藏历农家新年。

过藏历农家年的习俗一般只在西藏日喀则一带,其中包括西藏拉萨的尼木县,而西藏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在藏历每年的1月1日过新年的。

藏族节日本就繁多,而藏历农家新年是后藏一带最为隆重、最具有民族意义的节日。从藏历11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时吃、穿、用的节日用品。

虽然真正的农家新年是藏历12月1日,但过节的喜庆活动则从藏历11月29日就开始了。从这天晚上的“古突”合家团聚开始,藏历农家新年的一系列欢乐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藏历农家新年的欢庆活动与西藏其他地区过藏历新年的活动基本相同,其欢乐活动将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

萨噶达瓦节

四月十五日是藏族的萨噶达瓦节。关于它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纪念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一说是纪念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日子。这天西藏各地都要举行宗教纪念活动。在云南的藏族人民有的还要到维西县的达摩山朝拜,有“转葛拉”(绕山)的仪式。

女儿节

甘肃文县的藏族,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初五,是他们的“女儿节”。节日期间,姑娘们由自己的胞兄陪同,穿上艳丽的服装,带上美味可口的佳肴,上山采茶对歌,和小伙子互相敬酒,祈祝吉祥。

望果节

“望果节”(意为转田间)是西藏藏族传统节日之一。节期为一至三天不等。每年七月,粮食收成在望,藏民们便背着经卷转绕田间,预祝丰收。同时举行赛马、射箭、文艺表演等活动。

雪顿节

雪顿节是藏族传统节日,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时藏语音译,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届时,拉萨市附近的居民身着鲜艳的节日服装,扶老携幼,边饮边谈,载歌载舞,观看藏戏,享受节日的欢乐。下午各家开始串帷幕做客。主人向来宾行敬三口干一杯的“松准聂塔”(酒礼),唱各种不同曲调的劝酒歌。歌罢,客人将酒三口饮完。敬酒声、祝福声、欢笑声经久不息。当晚霞染红天际,人们才踏着暮色离开罗布林卡。据佛教规定,出家比丘在一段时间内禁止出门。夏季,藏历6月底期满,比丘出寺下山,世俗百姓以酸奶子进行施舍。当时纯属宗教活动。

17世纪中叶,清朝正式册封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后,西藏各地著名的藏戏团体集中到拉萨为雪顿节助兴,雪顿节活动演变成为以藏戏汇演为主,宗教和文娱活动相结合的重要节日,故又称“藏戏节”,因其范围局限在寺庙内外,并以哲蚌寺为中心,故称为“哲蚌雪顿节”。18世纪初,雪顿节活动中心从哲蚌寺转移到罗布林卡,允许市民入园观看藏戏。

西藏民主改革后,雪顿节成为人民群众自己的节日。节日期间有哲蚌晒佛、藏戏表演、逛林卡等活动。每年的藏历6月30日,拉萨市西郊的哲蚌寺都举行盛大的“展佛”活动,让更多的信徒有机会膜拜佛祖,地方政府对这样的佛事活动不加干预。节日期间,罗布林卡内,人山人海,林木间到处是帐篷、地席,藏族群众欢聚在这里喝着青稞酒、酥油茶,吃着酸奶子,并观看藏戏和欣赏各种文艺节目。

1993年,拉萨市人民政府决定,从1993年起,每年举办一次拉萨雪顿节,同时举办拉萨雪顿节物资交易会。1993年8月16日,首届“雪交会”开幕。如今雪顿节已发展成融文艺汇演、经贸洽谈、招商引资、物资交流、产品展销、体育竞技、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盛会。

2004年,拉萨市人民政府决定,为了解决传统雪顿节以藏历为准,每年的公历日期不一致,给国内外游客造成不便的问题,从2004年起,除哲蚌寺展佛活动依然按传统的藏历6月30日进行外,由市政府主办的雪顿节固定为每年公历8月18日开幕。

演员在布达拉宫广场表演藏戏庆祝雪顿节。

白来日追节

藏历10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藏族传统节日——白来日追,即“吉祥天母节”。

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藏族民间有个生动的传说:大昭寺的守护神母玛索杰姆有三个女儿,小女儿白拉协姆,二女儿东赞杰姆,大女儿白拉扎姆。因为她们不听话,母亲便许了咒,愿大女儿一生不得丈夫,即使有也只能一年见一次。咒愿实现了,白拉扎姆的情人住在拉萨河南岸赤仆宗赞,每年只能在藏历10月15日相见一次。

为庆祝“天母节”,妇女们在这一天刻意梳妆打扮,到白拉扎姆天母像前焚香祈祷。西藏自古就有不论贫富向晚辈、僧侣、小孩们进行施舍的习俗,小孩们在这一天是最快乐的,一大早就向父母要“白来日追”节日零花钱。

从藏历十月十四日晚上开始,朝拜白拉扎姆的信徒络绎不绝,许多善男信女纷纷向天母敬献哈达,大昭寺的全寺僧众举行隆重的例行年祭和会供曼荼罗的定时大祭,并将白拉扎姆的天母像面朝拉萨河南岸的赤扑地,而赤扑地也把宗赞的塑像面朝北,表示两相会面之意。

加微信:kz15222799923详细交流

招商热线:400-151-2002
投资指南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喜马拉雅山脉北侧,海拔3650米(要防内源氧 缺乏症),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拉萨河流经此,在南郊注入雅鲁藏布江。 拉萨... 更多

投资拉萨
  • 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

    立即咨询
  • 企业政策

    企业政策

    立即咨询
  • 厂房仓库

    厂房仓库

    立即咨询
  • 写字楼租售

    写字楼租售

    立即咨询
  • 资金扶持

    资金扶持

    立即咨询
  • 人才政策

    人才政策

    立即咨询
  • 进入小程序找园区
    友情链接:

    山南地区招商引资招商网    那曲地区招商引资招商网    昌都地区招商引资招商网    拉萨产业扶持政策

    拉萨土地出租出售     拉萨厂房出租出售     拉萨仓库出租出售     拉萨写字楼出租出售

    拉萨招商引资服务平台

    ×

    您好,园区招商专员为您解答园区招商政策、工业用地、厂房招商等园区招商信息,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也可直接拨打400-151-2002,由专业招商人员为您解答!

    稍后再说

    马上咨询

    电话咨询
    400-151-2002

    客服咨询

  • 注册公司政策
  • 土地厂房咨询
  • 产业扶持咨询
  • 其他相关咨询